【南京名人墓】杨以圣墓

方苞墓番外篇之革命烈士杨以圣墓


作者:程逺

方苞墓所属沙墙村已经拆迁,此次重访本已无望。
没想到走马观碑、瞟见道旁的杨以圣墓,却成为解开方苞墓的关键线索。
因此在我心目中,杨以圣墓与方苞墓是密不可分的,可谓时也,命也,运也。
杨以圣墓访谈如下:

杨以圣墓,今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梁塘村沙墙自然村、梁塘村部大门西侧。
之前快到村部时,公路北侧山坡上出现数十级台阶,上有一座出新过的墓。
墓碑前有位大叔正在描碑,我们车从墓前一闪而过,走马观碑已能看清碑上刚描红的两个大字“革命”。
顾名思义,这必是一处革命烈士墓,我们当即决定到过村部后,再过来访烈士墓。
当即我们辞别老者,出村部大门西转来到烈士墓前。
大叔对我们几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视而不见,仍聚精会神描碑。
我们开始没敢打扰,默默瞻仰碑文。

新墓碑正中,上为一圆框,减地刻着五角星;旁嵌烈士遗像,是一张身着绿军装、头戴军帽、手持步枪的半身蓝底彩照;下刻“革命烈士杨以圣之墓”,旁刻“国防施工壮烈牺牲”。
上款:上刻“江宁县人民政府/谷里乡人民政府/梁塘村民委员会”;下刻烈士生卒(1949.5.5-1972.6.5)。
下款:姐姐杨以英/妹妹杨以桂/弟弟杨以茂/敬立;旁刻“一九九七年清明立”。
紧贴新碑后,还有一通旧碑,形制基本相同,只是将前碑中的“政府”刻在了下款的立碑人处,且未刻立碑时间。
两通墓碑后为水泥砌的圆形墓冢。

当我看到烈士名字时,不由激动起来,烈士名叫“杨以圣”,这不正是沙墙村杨氏的“以”字辈嘛。
再看立碑人中的“弟弟杨以茂”,从年龄上看想必就是眼前这位大叔了,询问之下果然如是。
重访方苞墓,此时又看到了一丝希望。

我告知老杨,五年前我到这里调查方苞墓,走访了沙墙村,把知道的情况一一说明。
老杨甚是惊奇,见我一外人怎会对他们村情况如此熟悉,不禁打开了话匣子。
同行的施老师当过兵,也与老杨攀谈起来。

施:烈士在哪当兵?

杨:二哥杨以圣是70年的兵,1969105日参军,先到山东蓬莱集结出发,前往兰州军区218团。

施:我家老表也是随部队先拉到山东再转到兰州,看来他们是同一批的兵。牺牲是什么情况?

杨:不知道是挖防空洞、隧道或机库,他是安全员,发现前面情况不对,进去叫里面的人撤出来。没想到回撤时,里面还没塌,入口先塌了。

施:对,兰州地质是这样,挖山洞易塌方。

杨:1970-1972,这二年间谷里在兰州当兵的因为塌方牺牲了二十几人。具体情况,后来发给家里纪念册,上面写得很清楚,有机会你们可以来家里看。

施:村里当兵的多吗?

杨:多,还都挺有出息的。有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,有东海舰队师长。村里其他人发展也很好,身家过亿的有五位。但我就是个开黑车的。

施:你们村里还有族谱啊?

杨:有,今年传谱正好传到祠堂,离这不远。

施:那正好过去看看。

杨:但今年防疫规定,清明不许聚集祠堂祭祖,所以祠堂不开门,你们看不到了。而且我们这家谱不作数,旧谱文革毁了,现在的新谱是八十年代重修的,东拼西凑,不完整了。其他分支还有完整的旧谱。

我:那村里拆迁,这墓还要求迁走啊,迁到哪里?

杨:当然要我们迁走,迁到边上金牛山公墓。但补偿不到位我可不迁,这里风水多好。墓原来也不在这儿,我们是从东山公墓迁回来的。当时趁村长不在村部,我们在这儿修墓,其他村干部看见了还过来阻拦。我说这是革命烈士,你们哪个敢动!也就没人管了。

杨以圣墓,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双塘村、公路北侧、村部大门西侧山坡上,坐北朝南。
同行李老师为我们合影,向烈士墓三鞠躬。
我又问了老杨有关方苞墓的情况,属于死马当做活马医的不经意一问。
哪知大叔还真就知道,并带我们登上烈士墓后的山头,指认了山坡西麓的方苞墓。
辞别老杨,绕到山坡西麓寻访方苞墓,老杨则又拾起毛笔、蘸着红漆、半跪在墓碑前,继续描碑,估计得耗费半天时间。
向杨以圣烈士致敬!感谢烈属杨以茂先生!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【南京老照片】我和外曾祖母

【南京访古录】聚宝桥石狮

【南京名人墓】谷壽夫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