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京名人墓】董教增墓3

闽浙总督董教增墓志考

作者:程逺


一、各本不同处

董教增墓志铭,当严格遵照董教增墓出土的志石(及拓片)。

除此以外,文献中还有几本收录墓志铭:

(1)《因寄轩文集》收录墓志代笔原作者管同,下简“管文”。

这应该是墓志原文,与墓志有些出入,墓主三代未填讳。

(2)《碑传集》收录墓志署名作者汤藩,下简“汤文”。

该版较原文已有改动,与志石几乎一致,显然经过汤藩修订,墓主三代已填讳。

(3)《新中国出土墓志•江苏•贰•南京》收录释文,下简“新文”。

新文未严格按照志石,错误较多。

现将志石与以上三本不同处列举如下(小标题为志石原文):


1、“董文愙公”

董教增谥号“文恪”,但志盖篆书并非左右结构的“恪”,而是上下结构的“愙”。

新文将“愙”释作“恪”不妥,当以志石为准。


2、“皇清誥授榮禄大夫”

管文误作“光禄大夫”,正一品。董教增官至从一品,当为“荣禄大夫”。


3、三代名讳

志石“曽祖諱志道,祖諱法泰,本生祖諱法建,考諱以學”。

管文三代未填讳,作“曾祖某,祖某,本生祖某,考某”。


4、“晚始得貢”

释文误作“晚使得貢”,显然是输入法连拼错误。


5、“貴顯𧹘奕”

释文误作“貴顯恭奕”。

原文指“赫奕”,“赫”异书,释文释读错误。


6、“分城廵緝”

释文误作“訓緝”,拼音输入法选字错误。


7、“命籑入則例”

汤文作“命纂入則例”。


8、“公既至,(脩棧道,汰蠹胥,弛榆林邊外采𡑯之禁,併鳳翔監課扵地丁,)壹意撫民”

汤文缺括号内容。


9、“弛榆林邊外”

三文皆作“馳榆林”。


10、“帥師往剿”

汤文作“帥師進剿”。


11、“嘗署浙江”

释文误作“當署浙江”。


二、董教增墓志考

1、董教增行状

通常墓志请铭,由亲朋好友奉逝者行状,墓志铭主要内容即依据行状。

据《柏枧山房文集》卷十《记棚民事(癸未)》:“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,尽览其奏议”。

从描述看理应有《董教增行状》,作者梅曾亮。

从文集排版顺序,时间为道光三年(癸未)初,即董教增卒后一年,但《柏枧山房文集》并未收录此文,待考。且道光四年(甲申),其又作《董文恪公诗集叙》。

管同为汤藩代笔的《董教增墓志》作于道光三年初,因此我推测行状或尚未及作文,而管文已出。


2、董教增生卒

生年未载;按墓志,道光二年七月二十六日(1822.9.11),薨于上元里第,年七十三。

推测其生年为1749或1750年。《国朝先正事略·董文恪公事略》:“道光元年薨”,误。


3、董探花

《宣宗成皇帝实录》卷十,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丁亥(1821.1.8):“闽浙总督董教增以疾解任;调云贵总督庆保为闽浙总督;以云南巡抚史致光为云贵总督。”

史致光,恰为董教增同年状元。

据《高宗纯皇帝实录》,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壬戌(1787.6.10):“上御太和殿传胪,赐一甲史致光、孙星衍、董教增。”

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三甲为:状元史致光、榜眼孙星衍、探花董教增。

董教增以探花入仕,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卸任,可谓文武双全。


4、董教增谥号

《宣宗成皇帝实录》卷四十,道光二年八月壬戌(1822.10.5):“予故前任闽浙总督董教增,祭葬如例,谥文恪。”


5、董教增神道碑

墓志:“事聞,上軫悼,賜祭塟及碑文,謚曰‘文恪’。”

史料未载董教增神道碑,但道光皇帝赐祭葬如例,其墓前应有一通谕祭碑。

据《平安馆藏碑目》,其谕祭碑名为《闽浙总督董教增祭文碑文(道光二年)》。

内容无载,待考。


6、董教增葬期

墓志:“以道光三年三月二十八日,與蔡夫人合𦵏扵聚寶門外之姚家山。”

道光三年三月二十八日,即1823.5.8。故墓志当作于道光三年初,其下葬之前。

墓地后文再考。


7、董教增妻

墓志对其妻一句话带过:“夫人蔡氏,诰封一品夫人,先公卒。”

可知董教增妻姓蔡,生前诰封一品夫人,在董教增之前去世。

据《金陵通传》卷三十二·吴以诚传附:“楫同县蔡際泰,字維嶽,号甯生,苞妻姪也。少工诗文,苞目为世家令器,既补诸生,勤于教诲。赏董教增之奇伟,以女妻之,人服其鉴衡不爽焉。”

由此可知,蔡氏之父名叫蔡際泰,江宁县人,是“桐城三祖”方苞的外甥。


8、董教增祠

据《忠州直隶州志》卷八,道光六年二月二十一日(1826.3.29),四川总督戴三锡奏,原任闽浙总督、前四川布政司董教增,入祀名宦祠一摺,道光六年三月二十八日(1826.5.4)准。

董教增生前为宦诸地方,皆建祠堂。

江宁为其本籍,亦有祠堂,据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:“四象桥,旧有董文恪公祠,今废。”

该祠当为其专祠,道光六年后建,同治时已废,间隔咸丰,故推测毁于洪杨之乱。


9、董教增子女

(1)董教增三子

长子董斯寿,字松门;次子董斯福,字梦龄;三子董斯广。

兵部尚书王宗诚,三女适董斯广(我访过王宗诚墓,墓志铭中读到)。

董斯广,董教增卒时尚幼,而董夫人又先卒,而董又仅蔡氏一位夫人,推测其为侧室庶出。

(2)女

墓志只载其三子,未载其女,似无亲生女。

(3)侄女

墓志未载董教增弟兄,但至少有侄女1人。

据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卷二十·贞烈:“周大成之妻董氏,前任闽浙总督董教增之从女也。咸丰六年,举家避贼,至丁水邨时,四面皆贼踪。董氏促其夫及子家达,速行以存宗祀,而勉其子妇倪氏同死,倪氏泣谐之。贼骤至,董氏赴水死,贼競趋倪氏。倪氏奋起击贼,贼怒斫之,乃匍匐至姑死所而死。”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【南京老照片】我和外曾祖母

【南京访古录】聚宝桥石狮

【南京名人墓】谷壽夫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