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永年名人墓】徐敬墓
徐敬家族墓小考
——徐芩墓表引发的讨论
作者:程逺
一、徐芩墓表
1、墓表正文
2020年6月24日晚,“籍合网”网课后,微信群友 richard 发了一张照片,系山西永年徐北汪村徐氏祠保存的“徐芩墓表”。
该墓表体量较大,神道碑形制,一人来高,碑额与碑身连为一体,由墓地移至祠堂后新配碑座。
照片中,碑上覆盖一层宣纸,刚拓好碑,虽然照片像素低,碑文大部可辨。
碑正面正中自上而下正书“明進士諱芩之墓”(“諱”字偏右)。
右上与“進士”二字平行处,刻有小字,因照片像素较低,看不清。
左下落款“孝男/攀/得/應/龍/奉祀”(“攀、得、應”三字并排,次序自作向右)。
碑身正面四周边框一圈,浅刻细长条回纹。
碑阴刻草书,发来拓片的照片像素低,无法通读全文,有“弘治四年”年号。
奇怪的是,墓碑正文无墓主姓氏,可能原立于徐氏家族墓地,无需标注?
2、碑额
讨论的焦点,主要是碑额刻字。
碑额正面浮雕如意卷云纹,正中的篆额天宫中刻有四个篆字,四字如名章般,呈上下左右四方排列。
篆字为柳叶篆,非常见的标准小篆。
四字中,仅“墓”字较易辨认,其余三字不易识读。
经讨论后,四字应为“共”(右上)、“栄”(右下)、“墓”(左上)、“表”(左下)。
其中,“共”、“墓”、“表”三个篆字,部首中都包含对称的篆字“左”、“右”(近似“艸”)。
“共”、“栄”、“表”的写法皆不常见。
“表”字对称,更像“弄”。
当地讨论群中,有人将四字解读为“君徐墓表”,本群参与讨论者皆不同意。
我也认为是“共(拱)荣墓表”四字,“共荣”待考,可能是墓主字、号。
二、徐敬墓
徐芩,名不见经传,好在县志载其家族墓,可以参考。
《崇祯永年县志》卷一:“参政徐敬墓,在城北三十五里大北王村,学士王一夔撰铭。弟参政、子副使英墓俱同兆。”
县志记载官至参政的徐姓有二位,徐敬、徐政,我先以为系同一人,名字记载有误?
richard 告知:徐氏后人流传“一门两进士,兄弟同参政”之说。兄弟参政指徐敬、徐政同为参政,两进士指徐英、徐芩两个进士。
“子副使英”,指徐英(徐政子)。
该记载末句“弟参政”读不通,恐脱一“政”字,应作“弟参政政”,指徐敬的弟弟徐政,官至河南参政。徐敬,官至右参政。
此为明代本朝记载,是历代方志中记载最清楚的,可知此地徐氏家族墓中,包括徐敬墓、徐政墓、徐英墓等。
《光绪永年县志》卷十六:明·参政徐敬墓,在城北三十五里徐北汪村。
《民国河北通志稿》:徐敬墓,明,永年北三十五里徐北汪村。徐,官参政。
《永年县地名志·徐北汪》:“徐北汪位于大北汪公社住地南偏西0.8公里处。地势平坦,为黄土质,有1002人,均为汉族。有耕地1435亩,为徐北汪大队驻地。相传明以前,这里有洺河道,地势低洼,每逢雨季形成大片水汪汪的沼泽地。因位于县府永年城以北,人称北汪。明初有徐氏迁此安居,就冠以姓氏,命村名为徐北汪。县志载徐北汪有明参政徐敬墓。”
徐敬家族墓,今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大北汪镇徐北汪村。
三、徐敬家族
史料、县志中,有关徐敬家族的记载只言片语,不是太多,或有赖家谱。
群里的黄建东先生查人名规范库:
徐敬,广平府永年县人,官至右参政,子徐英。
徐英,广平府永年县人,妻魏氏,父徐敬、母段氏(县志作“叚氏”),弟徐蕙、徐芳,祖徐瑄、曾祖徐谦。
但据 richard 转当地文保所长发言:我参加了徐氏祠堂的升级布展,此墓碑从茔地迁来,徐芩为徐氏五世祖,族谱记载也很清晰。文革时期,老族谱被收走。现在能看到的《徐氏族谱》,是二十世纪六、七十年代重新誊写,记载不详,可参考价值不大。
徐芩,家谱记载:“政五子,万历间进士”。
徐攀龙,“七世,徐政孙。天启七年贡生,天津训导”。
《崇祯永年县志》卷三·封赠:
徐瑄,以子敬贵,赠郎中;妻游氏封太宜人。
徐敬,任参政,以子英贤贵,加赠大中大夫;妻叚氏封太淑人。
大体可知徐北汪徐氏,明初迁入定居于此。
本文所述徐敬这一支,世系大略如下:
三世,徐谦,名从“言”字旁。
四世,徐瑄(妻游氏),名从斜玉旁。
五世,徐敬(妻叚氏)、徐政,名从“攵”字旁。
六世,徐英(妻魏氏)、徐蕙、徐芳(皆徐敬子);徐芩(徐政子),名从“艹”字头。
七世,徐攀龍、徐得龍、徐應龍(皆徐芩子)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