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京访碑录】《重建晋平西将军周孝侯读书台记》
任道鎔撰周处台碑寻访记
作者:程逺
一、寻碑未果记
2019年5月,随着周处台地块改造项目全面展开,在当今好的政策推动下,对周处台历史的首次全面系统的梳理被提上议事日程,才有了本文全新的创作计划。
2019年底,在大能牵头下,门东社区赵志村书记邀请我为夫子庙街道撰写《周处台调查报告》。
2020年春节,报告形成大体框架,后因新冠疫情暂时搁笔。
2020年5月21日,赵书记要求尽快交稿,我便提出一定要见到此碑。
此前我也多次提出要看此碑,但因征收拆迁,一时无从联系。
当天在我的坚持下,赵书记辗转联系上征收办负责人,告知现将该碑从墙上取下收藏,原碑暂时难见,但传给我二张不久前此碑刚从墙上取下时的照片。
之后我考虑交稿在即,赶着傍晚余晖,再访周处台。
现在台上、台下已全部征收,四周封闭围挡施工,闲人免进。
上台后,在正殿靠东第二间的窗台上,搁着厚厚一摞信封,用夹子夹好(夹子上的贴纸写着“周处文保”)。
每户钥匙被分别装在单独的信封内,信封上写着每户户主的名字,各户门牌号都是“老虎头43-8号”。
面阔五间的正殿被分成五户居住,靠东第二间,户主叫“张根柱”,在他家里间东壁高处,就是原先任道镕碑的所在。
我之前数访此碑未果,均因住户不在家,未得其门而入,甚至2018年11月3日,随文保员一同前往,亦无功而返。
此番终于进入,先前虽已知该碑被取走收藏,但当看见原碑所在处空留残壁及一地碎砖,还是难免失落。
2020年5月31日,报告第一版完稿。
因报告全文为简化字,现将该碑文按原碑繁体字重新抄录如下。
二、《重建晋平西将军周孝侯读书台记》
重建晉平西將軍周孝侯讀書臺記/
天下所傳名勝,徃徃不以其地,以其人。至其人之遺/蹟,顯而幾晦,廢而復興,則以其人傳其地者,又徃徃/非其人之後。以其人之後傳其人之地,予於周氏獨/有其羡焉。予年方弱冠,與筱堂周少宰(家楣)讀書邑之/南岳寺,誦讀餘閒,縱談徃古。知少宰遠祖、晉平西將/軍周孝侯讀書金陵,後之人景仰遺徽,築臺其處,居/金陵名勝之一,周氏子姓凡遇省試,必徃展拜。辛亥/秋,予偕少宰應試金陵,侯裔蘭舟朙經(湛霖)導之徃/遊。由貢院迤邐而南,闤闠渐遠,野塘秋柳,径僻趣幽。/過小橋、古刹,入石觀音院。西首赤石綿亙,矗起成岡,/因岡為臺,繚以周垣,砌以石磴。緣磴而上,隱隱見長/江如匹練,蔣山鐘阜環拱對峙。岡下四望空曠,林池/竹石,足以遊目騁懷,蕩滌塵穢,洵讀書佳處也。臺上/建廟數楹,中塑侯像顏,其額曰“周孝侯讀書處”。顧名/思義,登斯臺者,其於侯之折節讀書,能無感乎?予與/少宰憑眺久之,少宰憮然曰:“勝境可攬,先人之遺澤/尤不可忘,勵志潛修,名垂宇宙。人貴能自强耳,若不/克纘承,其何以對我先祖?”予聞之肅然起敬,知少宰/他日發其所蘊蓄,必有以無忝厥祖也。越二年癸丑,/金陵為粤逆竄踞。比甲子恢復,舉行試科,蘭舟眀经/重徃省視,廟已毁於兵燹,臺址僅存,因繪圖郵寄少/宰。詩少宰供職郎曹,不遑南顧,又以都會勝蹟,不欲/周氏獨私其美,必得當軸諸公,導揚前烈,樹之風聲,/俾廉頑而立懦。歲庚辰,少宰奉諱南旋,適梁檀浦方/伯旬宣江甯,因請其興建斯臺,以彰前賢遺蹟。方伯/韙其請,即於癸未年,捐資重建廟屋三楹,中供孝侯/
栗主,并飭院中住持僧就近保護。方伯之興復是臺,/其有功於孝侯耶、其有功於卋教、為讀書者勸耶,抑/亦少宰之有以感發而贊成之也!乃方伯去後,遊人/雜沓,臺曠牆圮,侯裔之應試者每徃瞻拜,略加修葺,/無補傾頹。少宰從子笠舸太守(志靖),深恐先澤就湮,/首先倡捐族中,蘭笙司馬(達善)等共為協助,於甲午/夏,具呈江甯府、縣立案,出示添建東、西書房各一楹,/东、西兩廂五楹,前進四楹,費錢千緡,以為周氏應試/諸人之館,另標其額曰“陽羡周氏試館”。董其役者,侯/裔佑之、貳尹(丕基)、曉梅、茂才(育材)、静山、廣文(安仁)。越/兩月而工成,美輪美奂,氣象一新,俾六朝名蹟長留/天地閒,不獨增周氏光也。噫!古今来滄桑變更,凡物/之盛衰倚伏者,不可勝计。一邱一壑,苟為昔人吟眺/所存,即不忍聽其湮没。况是臺之峙於通都,孝侯之/盡忠大節為一代偉人,宜何如珍重而愛護之耶?丙/申夏五,予督視東河,笠舸太守函述顛末,徵文於予。/予念是臺之廢興,隱繫讀書人之顯晦,而又悵然於/少宰已徃不獲,一登斯臺,樂觀厥成。幸太守能繼其/志,并勗侯裔諸君,迪前人光,砥行立名,以綿卋澤,而/揚清芬。是則,予昔年與少宰徘徊瞻眺,相為嚮徃,慨/慕期望於無窮者也,焉敢以不文辭?是為記。/
頭品頂戴、兵部侍郎、河東河道總督、宜興後學任道鎔,拜撰并書/
光緒二十有三年歲次丁酉孟秋之月 立石。
三、碑注
该碑载《秦淮区志》,标点本有误:
(1)前、后半块碑拼合处“栗主”,区志误作“栗王”;
(2)“越两月”, 区志作“越二月”;
(3)“以绵世泽”后,区志抄漏一行“以绵世泽,而扬清芬。是则,予昔年与少宰徘徊瞻眺,相为向往,慨慕期望于无穷者也”。
该碑原在周处台正殿、东侧第二间后进,嵌在东壁较高处。
碑青石质,由两块体量相当的长方形石板拼合而成,表面通体发黑,系拓印所致。
正面阴刻碑文,任道鎔撰书,楷书、近魏碑体。
上半块碑,共27行;下半块碑,共24行,共计51行,满行20字。
立碑时间为光绪二十三年孟秋(1897年7-8月间)。
我据照片辑录碑文并重新标点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