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京名人墓】焦竑墓1
状元焦竑家族墓考1
——焦竑墓考
作者:程逺
·缘起
2020年过年前,九乡老师约稿,在南京图书馆四楼小叙。
栖霞区各街道出版的文史类书籍,轮到仙林了。
此前《凭湖襟江一高地——迈皋桥》一书的写作班子,平移写作仙林。
开始分配给我的命题作文有:江乘故事、桓玄、石佛庵、王芃生等。
2020年复工伊始,告知计划有变,仙林这本书的主题不再以文史类为主,而是为仙林大学城成立二十周年献礼,预定文章全部砍去。
我正好读书读到焦竑,就提了一下,焦竑是明代南京土生土长的状元,葬在仙鹤门外,正好位于仙林,大学城不考虑状元坟吗?
2020年4月24日,确定题目的编务会上,感谢九乡老师又争取了一下,遂确定由我写作《归葬仙鹤门外的明代状元焦竑》。
本文就先将构成文章主体的焦竑墓小考一番。
1、焦竑墓三种不同记载
焦竑(1540-1620),明代南京籍首位状元,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八·列传第一百七十六·文苑四有传。
焦竑墓,因其卒年已是明末,明代最后的方志成书皆在其卒年以前,因此,明代本朝方志未载其墓。
奇怪的是,入清后,其他诸如《大清一统志》、《江宁府志》、《江宁/上元县志》亦不载其墓。
焦竑墓,只见于二代《江南通志》,且记载地名不一,墓址简略,早已失考。
江南通志二说如下:
(1)《康熙江南通志》卷三十四:“焦竑墓,在仙鹤门外。状元谥文端。”
(2)《乾隆江南通志》卷三十七:“修撰焦竑墓在江宁县皮家库。”
那么问题来了,二处地名记载不一,是两处不同地方,还是同一地名的不同表达?
《康熙上元县志》卷十一:嘉靖二年,都御史陈凤梧平学(应天府学)后高阜,建尊经阁。
万历十六年,府尹张槚丞、周希旦先后重修,更培阁后积土,题曰“见龙冈”。继以巡抚至,命撤学门内房墙,云:“当有联,魁天下者。”不十年,举焦竑、朱之蕃、顾起元三人,众皆神之。
有意思的是,《乾隆江南通志》将焦竑、朱之蕃、顾起元三人的墓,也集中列在一起,前后相连。
(3)焦氏家族文章
据当代焦氏家族文章,焦竑墓在南京市离城三十里太平门外西库。
这也许是焦氏族谱记载的焦竑墓方位,与以上记载还是各不相同。
有了以上三种不同记载,增加了比较的合理性。
2、三说比较
(1)仙鹤门外
我通过以往经验,一直认为《乾隆江南通志》比《康熙江南通志》质量高,记载更靠谱。
“仙鹤门外”,即今仙林大学城。看见仙鹤门外,自然会想到旧时这里的地标性建筑“仙鹤观”。
仙鹤观地处仙林最高峰仙鹤岭,之前小山上还遍布私坟,最有名的是仙鹤观东南麓的东晋高崧家族墓。
直到兴建仙林大学城,仙鹤岭上的私坟近年才陆续迁出。
(2)皮家库
“江宁县皮家库”,皮家库应是村庄,旧志不载,无考。
则二代《江南通志》无从判断,需结合焦氏家族记载。
(3)西库
“太平门外三十里西库”,即仙鹤门外,此处恰好有西库村。
西库村,明代旧志有载,但在凤台门外凤西乡,从位置上看,此西库显然非彼西库,必须是仙鹤门外的西库村。
据《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》,西库属十月公社钱家渡大队,清朝即称“西库”。
《南京地名大全》:“ 西库[Xīkù] 自然村。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钱家渡村。清代即沿用此名。经有关史志资料查证,古代此处附近自然村有不少带“厍”字,“厍”即村庄,多用于地名通名。故该村名的“库”字是“厍”字之误。”
但是,从南京出土明代墓志看,本地带“库”的村名,至少从明初以来一直是“库”(ku),而非“厍”(she),有别于苏南地区。
西库村,原属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钱家渡村(拆迁无存)西库自然村(拆迁无存);
今属仙林大学城,位于仙鹤观东北约3km、仙林火车站东侧、西侧紧邻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、南侧为G312国道(宁镇公路),路南为南京市栖霞区城市管理局。
这个西库村的位置,与“仙鹤门外”的记载相符,暂且作为焦竑墓所在地的最大可能,明代或属应天府上元县仙鹤门外青风乡皮家库村。
是否明代的皮家库村,入清以后更名为西库村,待考。
3、焦竑影冢
当代焦竑传记、年谱,多不载焦竑墓,盖因其墓失考久矣。
只能推测,仙林大学城所在地块,旧有明代南京籍首位状元焦竑墓。
2020年5月16日,耿定向和焦竑的半身塑像,在南京清凉山崇正书院正式落成。
如今,南京焦竑墓早已无处寻觅,现在若想访其墓,只有到其远祖祖籍——山东日照。
焦氏族裔近年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、东老林(也叫状元林),新建焦竑影冢,2006年2月1期竣工。村中还建有状元坊、焦竑文化展馆,以示纪念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