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京名人墓】陳瑄墓2

明平江伯家族墓考2
——陳瑄墓记载

作者:程逺

史料中明确记载的平江伯家族墓有近十个,除陳闻(陳瑄父)墓外,多集中祔葬在陳瑄墓侧,也以陳瑄墓记载为最。

一、陳瑄墓碑
1、《陳瑄神道碑》:“公葬以薨之明年三月,墓在江宁县大山之原”。
2、《陳瑄圹志》:“以明年某月某日,葬于应天府江宁县大山之原”。
陳瑄葬于明宣德九年三月,这是其墓最早的记载,明代墓址为南直隶京师应天府江宁县泰南乡大山之原。

二、方志记载
1、《正德江宁县志》
卷七:“恭襄平江侯陳公(瑄)墓,在县南大山之原。公合肥人,以功封平江伯,追封平江侯,谥恭襄。大学士楊士奇撰神道碑……公孙豫……嗣爵……寻卒,归葬祖茔”。
《寰宇通志》、《大明一统志》皆不载其墓,《正德江宁县志》为方志中首见其墓词条,后附生平简介(略)。我认为该志是明代南京地方志中最佳者。
“县”指江宁县。县南,指江宁县南,这里特指江宁县泰南乡。
“公孙豫”指陳豫(神道碑作“陳裕”,其余记载皆作“陳豫”),陳瑄长子长孙,第三代嗣平江伯(赠黟国庄敏公)。
“祖茔”指平江伯家族南京祖茔,特指陳瑄墓。陳瑄祖籍合肥,合肥蜀山有陳聞(陳瑄父)墓,是平江伯家族合肥祖茔。
陳豫墓,旧志多附在陳瑄墓词条后(下略),亦葬南京祖茔,是平江伯家族墓中爵位最高者。

2、《嘉靖南畿志》
卷五:“平江侯陳瑄墓,在大山之原”。
此条记载太过简略,不佳,若无其他方志参照,则无法确定位置。

3、《万历应天府志》
卷二十二:“平江侯陳瑄墓,在大山之原”。
同《嘉靖南畿志》。

4、《万历江宁县志》
卷七:“平江侯陳瑄墓,在县东南大山之原”。
其墓位于江宁县治正南40里,此作“县东南”不确。
《万历江宁县志》多不参照《正德江宁县志》,不佳。

5、《康熙江宁府志》(陈本)
卷二十八:“平江侯墓,在大山之原。侯姓陳名瑄”。
《康熙江宁府志》(于本)卷二十五,与陈本同。

6、《康熙江宁县志》
卷五:“平江侯陳瑄墓,在县东南大山之原”。
同《万历江宁县志》。

7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方舆汇编·职方典》
卷六百六十五:“平江侯陳瑄墓,在大山之原”。
同《嘉靖南畿志》。

8、《康熙江南通志》
卷三十四:“陳瑄墓,在大山。平江侯”。

9、《乾隆江南通志》
卷三十七:“平江侯陳瑄墓,在江宁县大山之原”。
同陳瑄墓碑。

10、《乾隆江宁县新志》
卷十一:“平江侯陳瑄墓在大山之原。卩宣合肥人,治漕有功,初封平江伯,后追封”。
“卩宣”,无该字,显然是排版时“陳瑄”之误。

11、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
卷三:“由牛首而东北,曰岩山,俗曰凤凰山……又谓之韩府山,东有段石冈……其相连有翠屏山……其南曰上公山,上公山东北曰福子山,又东曰大山,有大山寺(案,牛首西亦有大山寺,与此异),平江侯陳瑄墓在焉。大山之东曰小山,有清风寺。西北曰观子山”。
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篇目设置不同前志,未单列“陵墓”一章,而是附在卷三·山川、卷十七·古迹二章中。
该记载前后列出周边诸山,这些山今皆在,亦可作为陳瑄墓所在地之参照。

12、《首都志》
卷四同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。
南京旧志中有关陳瑄墓的记载,截至《首都志》。

三、坟山别名
陳瑄墓所在坟山,今名“静龙山”,海拔123米,有铁矿,历史记载多有别名。
1、大山
明初,自陳瑄墓安葬伊始,山名即“大山”,其墓碑及明、清、民国旧志载其墓址皆如是。
《漕运通志》卷十作“太山”。

2、大宁山
(1)《陳圭墓志》
陳圭,第六代嗣平江伯,是为“平江武襄伯”。
《陳圭墓志》:“以明年乙卯七月初二日,葬公于南京大宁山祖茔之次”。
明年乙卯,即嘉靖三十四年(1555)。
(2)《陳王謨墓志》
陳王謨,第七代嗣平江伯,是为“平江武靖伯”。
《陳王謨墓志》:“以某年某月某日,归葬应天府钦赐大宁山祖茔之侧”。
陳王謨卒于卒于戊戌八月二十七日,即万历二十六年;墓志作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。

第四代嗣平江伯夫人《沐氏墓志》:“丁巳某月某日,窆于江宁大山之原,从先墓也”。
丁巳,即正统二年(1437),沐夫人明中期下葬时,地名仍为“大山”。
可知晚明时期,“大山”改名为“大宁山”。

3、禁龙山
顾起元《重修吉山庵记》:“度峡东起禁龙山”。
《万历江宁县志》卷一:“禁龙山在葛塘西,自吉山折东,亦名大山”。《南京都察院志》卷二十二、《康熙江宁县志》卷二皆同。
《乾隆江宁县新志》卷七:“小龙山,县南四十里,见《南畿志》,或即所谓禁龙山也。”
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卷三:“吉山……折而东曰禁龙山,在县南四十里之葛塘,西即《南畿志》之小龙山也”。
可知禁龙山系大山别名,明中晚期开始取代大山原名,直至清末仍沿用该名。

4、静龙山
民国《江苏省地志》已称此山为“静龙山”,当由“禁龙山”演变而来。
现在仍以该名最为普及,电子地图标注亦如是。

5、东大山
此山今名“东大山”,今属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公司(东善桥林场)。
陳瑄墓西侧,之前紧邻党家村(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建东行政村党家自然村),据《南京市地名大全》,清代有村,党姓人聚居地。该村现已拆迁,所在地块新建迈瑞医疗。
我们寻访当日,在东善桥老街午餐时,李老师提起镇东侧紧挨东大山,据说山上似有石刻?但里人皆不知此名。
“东大山”,在旧名“大山”前加东,大概俗谓东善桥镇东面的大山吧。
南京叫“大山”的山名不少,比如戴笠飞机失事的“戴山”,旧名“大山”(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:“又东曰大山,有大山寺(案,牛首西亦有大山寺,与此异)”即指此),在静龙山西北,或与此山区分,而在山名前加方位。
我后来答复李老师,“东大山”就是“静龙山”,山上石刻就是陳瑄墓龟趺,依据见以上。

四、坟户
据《江苏省江宁县地名录》,江宁县秣陵乡东垾村下辖党家(党氏住地,属公社林场)、陈家(属公社林场)、毕家(毕氏聚居地,属市七里岗林场)等自然村。
电子地图在静龙山西南麓,可见汤家(北)、毕家(西)、党家(东)三村旧名(前些年已拆迁无存),呈品字形相邻分布。
据《南京地名大全》,陈家,位于江宁区秣陵街道……建东村,以清末陈氏建村得名。
建东村(今建东社区),大概是“建农村”、“东垾村”合并故名。
陈家村今已不存,我推测距党家村不远,当为陈氏聚居地,大概率与平江伯家族墓有关,或即坟户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【南京老照片】我和外曾祖母

【南京访古录】聚宝桥石狮

【南京名人墓】谷壽夫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