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宣城旅游】2(2019.5.1)

宣城旅游2(2019.5.1)
——云梯村寻访记
作者:程逺


2019年5月1日,多云。
劳动节小长假,我与钙兄凌晨2:00出发,前往宣城访古,主题“鸦山古道”(徽杭古道)。
后来总结发现,无意中还有另一主题贯穿行程,南宋状元、宰相——吴潜。
行程如下:

1、千秋村
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村。
(1)畲族风情广场
5:30天亮到达此行第一处景点,地图同名。
村委会前一棵古树,名为“摇钱树”。
广场前立4根巨柱,上刻当地4大姓,算是图腾柱,但外形实在像《封神》的炮烙。
广场后有“千秋关”模型。

(2)千秋關(安徽省保)
地图同名。
入关时云雾弥漫,拍照时散去,离开时云雾再起。
此为安徽宁国、浙江临安的界关,有两省所立四块文保碑,城门上有当代省界碑。

2、云梯村
(1)吴潜广场
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云梯村、老街路中段东侧。
千秋村广场宣传栏,看到吴潜广场介绍,临时加入。
导航云梯村,规划走县道公路,看见路边有“老街路”路牌,果断转进。
广场正中有吴潜塑像,一圈围墙上用毛体字书写吴潜的诗词。
广场南一圈长廊,内有云梯乡文物介绍,千秋关、中岭洞(宣传栏作“钟岭洞”)、驷马桥、望仙庵石刻、虞朝宗墓,点赞。

(2)吴氏宗祠遗址(三贤祠)
云梯村庠里村民组、云梯畲族乡政府院内。
该乡较落后,地图未标乡政府,老乡指路,沿老街路向北,看见路西一条狭窄的柏油路,继续向西穿过县道,再过状元桥即到。
1982年拆除宗祠建办公楼,未见祠基、柱础,旧鱼池已翻新,不配图了。
老乡介绍,乡政府外墙南侧,旧地名“柏树墩”,原有多棵古柏,传为吴潜手植柏,破四旧伐尽。
村中现无古树,后侧不远小山包上有棵杂木算最大了,是近30年野生的。

(3)驷马桥(塔桥)
云梯乡政府大门外,俗称塔桥、状元桥,桥东西向,横跨南北向的中溪河。
老桥南侧、政府路上,平行一座新桥,亦名“状元桥”。
此桥在吴氏祠堂门外,旧时连通东西向道路,随着祠堂毁废,桥前的老路也消失。
塔桥,因桥身中段北侧的分水牮基座上,原有一座3层石塔,连底座4层,宝塔镇河妖。
破四旧拆除石塔,后改装水文监测仪。
原水文仪已拆除,新水文仪装在新桥西南堍楼房顶上。
桥面东侧石板残损未修复。


(4)中岭洞(宁国市保,未见文保碑)
云梯村七组,地图“云梯花溪谷”,向西沿水泥路上坡直到尽头,再行一里山路即到。
名为洞,实为云梯-杨山古道山坳中的一处古关隘,洞南壁嵌有残碑。
这里不仅是一处古迹,还是一处红色景点。
山路旁全是竹笋,看着就爽。

(5)望仙庵摩崖石刻群(宣城市保,未果)
云梯村七组、独山头西北,去中岭洞途中,云梯七组村中段路南侧立有文保碑。
本以为碑后即是,哪知来回上下3次,反复问路,仍未找到。
吐槽宣城新立文保碑,不少山林中的文物点,新文保碑就立在公路边显眼处,实际距离文物尙远,之后的天泉庵、吴应龙墓亦如是。

(6)元宝坪摩崖题刻(镜石)
地点同上,望仙庵没找到,无意中却找到镜石。
从文保碑看,该处可能纳入“望仙庵摩崖石刻群”。
老乡告知,望仙庵石刻就在镜石后面西侧百米上坡上。
我爬到那里,也看到大石壁,但石上滴水湿滑不易凑近,未见佛像题刻痕迹。
详见后文《吴晦之墓寻访记》。
一早山下的云梯花溪谷已经游人如织,村口还有满载游客的大巴想进不便,刚好在路堵前离开。

(7)仙仲友墓址
云梯村中古岭村民组、村东头路北侧,拆墓建房,原址俗称“仙家大坟”。
详见后文《仙仲友墓寻访记》。
老乡告知,村中段路北的五神庙后,旧有宝塔,破四旧拆除。
仙仲友墓拆下的石料,主要用来修建五神庙对面的操场。

未完待续……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【南京老照片】我和外曾祖母

【南京访古录】聚宝桥石狮

【南京名人墓】谷壽夫墓